最受欢迎排行榜
浏览过的商品

走进缅甸蒙苏山红宝石矿区

发布日期:2008-11-18

走进缅甸蒙苏山红宝石矿区,男人们在废矿渣堆中找寻红宝石,一群群捡宝女工们在保安严密监视下重复机械地工作……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无数的寻梦者来到它的身边。

  在武装护送之下,改名换姓的我,通过重重关卡,终于有幸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缅甸红宝石矿区的摄影师,那里的红宝石光芒四射,可是有谁会知道,这华丽背后,还存在着灰暗……

  佤邦171军区官员杨先生通知我,他已经向缅甸中央情报局以宏邦珠宝公司企业员工的名义为我申请办下了特别通行证的时候,我还在宾馆里熟睡。“机票已搞定,是中午3点,请做好出发的准备!”我明白今天中午3点我将乘飞机到佤城,然后再乘车前往171军区宏邦珠宝公司下属的蒙苏红宝石矿区。

  快到机场时杨先生叮嘱我:“缅甸是个极不开放的国家,到处都有中情局的人,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你身上不要带有任何写有中国字的书本和纸条,人民币更是一元都不能带,弄不好会有坐牢的可能,因为你的证件是缅甸人,可你又不懂缅语。你下了飞机会有人接你,我们已将你的特征告诉了对方。”我越听越不对劲,身上不禁打了个冷颤。

  三天后的一个早晨,一辆丰田3.0的越野车载着我和6位荷枪实弹的军人一路奔向蒙苏山红宝石矿区。缅甸人喜欢将人的职位高低用阶级来划分,坐在我身边的营长在缅甸人眼里“阶级”肯定不算底。这一路上每逢关卡,司机只需将头伸出窗外说上几句缅语,持枪守卡的士兵就会两腿立正行个军礼。

  路况非常不好,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 ,我回头看了一眼站在车后厢里的几位士兵,个个早就被车后扬起的黄灰染成了土人。两个半小时后我们已穿过了政府军的辖区,进入了摆夷兵(傣族兵)的防区,摆夷兵这支武装实际上就是从原来人们熟悉的金三角赫赫有名的大毒枭坤沙的武装队伍里分离出来的。由于我们车里有这位大营长压阵带路,所以一路畅通无阻。

  营长是一位“战斗英雄”,个子不高,40岁左右,黑黑的皮肤配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看就是一位典型的佤族汉子。健谈的营长给我讲了个蒙苏矿区传奇的故事。原来开采蒙苏红宝石的历史不长,不过几十年。开采初期缅政府管理不严,十里八乡的百姓都纷纷上山挖宝,有一户人家的儿子也跟着浩浩荡荡渴望发财的队伍上山,结果一去5年杳无音讯,也不知是死是活。

  60多岁的老父亲一着急,决定亲自上山寻找儿子。带着干粮背着行囊的老父亲,经历几天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蒙苏山,可天色已晚,老人只好在山上就地搭建了个简易小窝棚过夜。半夜尿急,老人钻出窝棚就地冲了一泡尿后又接着睡了。第二天太阳刚出,老人收拾行装准备去找儿子,此时忽然发现自己撒尿的地方有亮光刺眼,走近一瞧原来昨晚砂土已被冲刷得分离开来,刚才刺眼的光芒竟然是一颗颗耀眼夺目的红宝石……

 

      夜幕降临了,繁华热闹的蒙苏山城进入了我的眼帘。我们的车缓缓穿城而过,狭窄的街道两边摆满了水果、烧烤等各种小摊,喇叭声、叫卖声、狂飞的摩托声混杂在一起,似乎在演奏着蒙苏山城的“不夜曲”。

  没想到我旁边那圆形的沙袋中间还架着一挺机枪。矿长说:“没什么奇怪的,在我们这里每一座山头都有一个阵地,为了安全嘛!”

  二天上午10点,营长用步话机联络了一下各矿点,便开车带我去找佤邦矿区的矿长采访。矿区的路狭窄坡陡,到处堆满了从山肚子里开采出来的废碎石,在这里驾车若没点车技准出事。十来分钟后我见到了矿长,50来岁的矿长原来也是个华裔。

  矿长热情地带我先参观了在地面上矿工们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然后又将我带到了山顶上俯瞰矿区的全景。没想到我脚下竟然是一个阵地,旁边那圆形的沙袋中间还架着一挺机枪。矿长说:“没什么奇怪的,在我们这里每一座山头都有一个阵地,为了安全嘛!”在矿长的介绍下我才得知,整个矿区共有50余家公司在开采,几乎全缅甸的地方武装都在这里开设了公司,到处有警卫。人口约4万人,主矿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蒙苏矿山海拔约2300余米,从1992年大规模开发至今主山峰已下落了30多米。经过数十年的开采如今整个山城下面早已是千疮百孔。矿长说:“明天我让548号洞的经理带你下洞子参观一下。”

  中午12点 ,数百名女工们纷纷汇聚到饭堂等候用餐。我拿起相机赶过去拍照,保安队长跟在我身后。“她们是不是都是从山下的村寨招来的?”我问。

  保安队长回答:“不,山下的女工早几年就不敢用了。她们偷藏宝石的手法让你防不胜防,肛门、阴道是常事,有的还用口香糖包住宝石吞到肚子里带出去,现在没有哪一家公司敢用她们。”

  “那她们都来自哪里?现在的女工就不会偷宝了吗?”

  “都是从上千公里之外的沿海地区招来的,她们几乎都没出过门,相对来说要老实一些,我们对她们采取封闭式管理,合同期到后再把她们送回去。”

  保安队长告诉我,即便如此偷宝的事还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无论男女在下班的时候,他们的保安都要进行全身检查。从矿洞上来的男矿工必须裸体后蹲下大声咳嗽三次;女工每天下班时必须排队进入专门的查身房,由女检查员对全身进行检查,包括阴道。“因为只要成功地隐藏出去一颗好一点的红宝石,那就相当于他(她)几个月的收入!”这种检查方式在矿区的每家公司都几乎成了一种制度。我后来得知,这里女工每天的工资是900元缅币(约合人民币8元多);下洞的男工每天的工资是1500元缅币(约合人民币14元多),而搬运工每天是1300元缅币(约合人民币12元多)。

  矿长给我讲了一个他自己的真实故事。还是在70年代蒙苏山开发之前,山下有一个傣族村寨叫曼晒亮(傣语),翻译过来就叫“红沙村“,就因为村旁的河沙里经常能看到美丽透明的红沙粒而得名。有一次他到这个村做生意,住了几天,20来岁的他很讨女孩的喜欢,临别时女孩没什么礼物送我,就把平时在河边捡的非常漂亮的红沙粒装在酒瓶里当礼物送给他,满满的一酒瓶。

  当时,公路还没通,交通全靠步行,走了几公里后他又热又累,心想这瓶红石子又重又不能吃。为减轻负担他就把女孩送的这瓶美丽礼物“红沙子”给扔掉了。“后来直到开发蒙苏矿区时,我才恍然大悟当时扔掉的竟是满满一瓶‘红宝石’呀!”矿长笑后又接着说:“你看要是留到现在,我何苦还来这里上班,就是两辈子也吃不完!”是呀,一瓶“红宝石”就这样给随手扔掉了,谁不可惜?

  此时,从不信“神”的我也开始在心里默默的祈求老天保佑:“可千万不要让我消失在异国的地下。”

跟着经理来到了548号洞,换上了工作服和安全帽。在下洞时我抬手看了一下表:9点20分。升降机开始缓缓下降。“你胆子不小啊,一来就敢下洞子。缅甸当官的来视察时没一个敢这样。”经理说。

  “有什么好怕的?下面不是有几百名矿工在干活?”我心里想着,眼前一片漆黑,洞口的亮光越来越小,几乎就要看不见了。慢慢地,洞下传来了声音,脚下黄色的灯光也开始越来越明,终于到了。

  我抬手一看表,吓了一跳:“我们用了9分40秒!这洞有多深呀?”

  “大概250米。我怕你受不了,故意要他们放慢一点的,若是我们的矿工那就不一样了。”

  我跟着经理走过一段狭窄的通道,工人们有车推的,有肩扛的,个个都在忙着运矿石。矿洞时而大到像礼堂,时而又小得像狗洞,洞洞相连,层层相通还不断地向四面辐射开去。经理一边带路一边告诉我,有时他们的矿洞也会和别的武装帮派的洞打通,在洞里说不清谁侵占了谁的地盘,这时就要看谁家的势力大了。势力大的可以把对方的人抓起来交给政府解决,他们就抓过几次。走着走着,经理忽然停住回过头说:“你看这洞壁,它是个巨大无比的白沙矿石,‘红宝石’就长在里面,这石头若要有裂缝那缝的另一边可能就没有宝石了。”

  “世上居然有如此巨大的矿石,真是不可思议。”这洞里的光景令我震撼的同时,心里又多了几分恐惧,这千疮百孔的山肚子里几乎连一根支撑的柱子都看不到!

  两个半小时以后我终于安全地又回到了地面上。

  当我坐车离开的时候,看着身后慢慢远去的蒙苏山城,我脑子里又浮现出一幕幕令人难以忘怀的情景:男人们在废矿渣堆中找寻红宝石,一群群捡宝女工们在保安严密监视下重复机械地工作……

  “蒙苏山”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无数的寻梦者来到它的身边。在我走后的第二天,有消息传来说,一个矿洞刚刚坍塌了,还死了不少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去过的那一个。(《DEEP》中国科学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