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源树化玉为您整理的缅甸简介分为十大景区介绍:第五景区神秘之地密支那
发布日期:2008-12-13
金石源树化玉为您整理的缅甸简介分为十大景区介绍:
第五景区神秘之地密支那
克钦邦面积8.9万平方公里,其东部与云南怒江州和德宏州相邻,北面与印度的那加兰邦和西藏察隅接壤,西接实阶省,南连掸邦。人口约135万,每平方公里仅有15人。除主体民族克钦族外,还有掸族、缅族、亚万、阿细、拉西等族,另外还有不少印度人、孟加拉人、尼泊尔人和华人。克钦邦北部为高山区,全缅第一高峰卡格博亚济峰就耸立在与西藏交界的国境线上。全邦地势北高南低,有四条南北走向的山脉,自东而西分别是高黎贡山、江心坡、枯门岭、那加山。四条山脉之间奔流着三条大河,即恩梅开江、迈立开江、塔奈河,它们都属于伊江水系。北部山区有许多河谷平原,最大的是胡康河谷,面积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自密支那以下,盆地渐渐拓宽,呈现出一马平川的景象。克钦邦自古就是西南丝绸之路的通道,20世纪40年代修筑的中印公路进一步沟通了中、缅、印三国,克钦邦故有“缅甸的北大门”之称。克钦邦拥有广袤的森林,尤以柚木驰名;在原始森林中,生息着亚洲象、孟加拉虎、野牛、犀牛、绿孔雀等珍禽异兽;在丰富的矿藏资源中,尤以金砂矿为最,蜚声中外的缅玉也产于孟拱一带。因而,克钦邦是当之无愧的“动植物宝库”、“黄金之乡”和“翡翠之乡”。
克钦族是一个跨居缅、中、印三国的民族。缅甸约有115万人,中国约15万人,印度1万多人。在缅境主要分布在亲敦江上游和伊江上游,以缅北克钦邦区为聚居中心。此外,掸邦亦散布克钦村落。
若从盈江县那邦口岸出境,沿河谷西行94公里,就可抵达一马平川的密支那。
缅甸的母亲河伊洛瓦底江安静地躺在眼前,一座雄伟的钢桥飞架东西。这座大桥是中国上海援建的工程,是缅甸的第三大桥。过桥后便进入克钦邦首府——密支那市区。她是缅北的铁路终点站和公路、水路、航空枢纽。她安祥地座落在伊江西岸的江堤下,难怪缅人称其为密支那,原来密支那是缅语,意为“大江边”。市区海拔145米,北靠库芒山,东、南、西三面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她是中印战区重要的战略要地,盟军和日军在此鏖战,几经炮火轰炸,全城除一座佛塔幸存外,均被夷为废墟。经50多年的重建,城区规模已达12平方公里,现有市区人口约7万。密支那是座绿树成荫的城市,遍布着菇谷宾、椰林、槟榔、棕榈、木棉、羊蹄甲、芒果、竹林、菠萝密树和古榕等热带植物。最高钢混建筑物不超过四层,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铁皮楼房或平房,城郊还有不少茅房。
跑马堤是早年沿江而筑的一段约莫两公里长的江堤,当年喜爱遛马的英国绅士将其当作跑马道而已。这里是观赏伊江风光的“好望角”,既可窥林中江上红日升,又可睹伊江一泻千里之壮观,还可以赏长堤下的街区美景。从跑马堤拾级而下,是弯莫渡口,江边泊着十多艘机动船,有客轮也有货轮,北可通敏宋等地,南可达八莫、曼德勒和仰光等地,并可直通印度洋。
在城北江岸上有座新建的卧佛寺,它与抗日战争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1942年5月上旬,日本侵略军占领密支那。1944年4月下旬,史迪威将军决定在雨季来临前夺取密支那。5月16日美国空军开始大举轰炸密支那。17日正午攻占机埸,当晚向市区发动进攻。中国有3个师参战,抗日名将孙立人、潘裕昆等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密支那攻坚战役历时两个多月,每天激战不息,拉锯绞缠,浴血苦斗……敌酋56师团水上源藏少将潜逃到伊江东岸,在一棵大树下开枪自杀。8月3日,密支那光复。此役共击毙日军3400人,俘虏70多人;中美联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总伤亡6551人。在那埸血战中,一个名叫坂口睦的福冈士兵逃离虎口,成为为数不多的日军幸存者。晚年他深怀悔罪之心,重游旧地,于是与夫人寿美子捐款新建了这座诅咒战争、超度亡魂、祀祷和平、象征友谊的卧佛寺。大殿中的卧佛长30.5米,高4.75米,宽7.56米,是仅次于仰光的全缅第二大睡佛。寺门东侧竖着2001年11月12日立的“招魂之碑”,碑文大意是为二战期间在拉孟(腊勐)、腾越(腾冲)、密支那等地玉碎的日军招魂。
1958年,在密支那修建了永久性的目瑙祭坛,嗣后每年都在这里举行全邦性的目瑙会。目瑙埸建在江边,埸地宽阔,设有西门和北门。两门颇有民族特色,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门枋是一对象牙抬着一扇铓,两侧是四根交叉的雌雄目瑙柱,门卫是两位手持长刀和梭镖的克钦先民武士。目瑙祭坛与
德宏的大同小异,
德宏的是四根直立的雌雄柱,中间是两把雌雄刀;密支那的是十根交叉的雌雄柱,中间有一根横杆固定其交叉部位。其共同点是基座均为犀鸟,雌柱上绘的蕨叶藤和雄柱上的三角图案相似,中间两根雌雄柱顶端各绘着月亮和太阳,南侧建有祭鬼岗楼。目瑙柱北边矗立着一座庞大的目瑙房,这是一所典型的克钦族现代建筑,不仅气派豪华,而且极富民族特色。尤其是阳台上的7根粗实巨大的中柱,绘满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图案,它象征着克钦族由7个支系组成,在牛头文化精神的引领下,克钦族将获得新生。
飞鹰楼矗立在密支那东北郊的山岗上。登上这座密支那坝最高塔楼的顶层平台,凉风劲吹,暑气顿消;凭栏远眺,密支那城乡风光一揽无余。1877年基督教传入克钦邦,1977年为纪念基督教传入100周年,在这里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目瑙会。1978年教会筹资新建飞鹰楼,至1993 年才落成。飞鹰楼山下是缅甸第二大基督教培训基地——弄朗基督教大学,现有教师20多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学生500多人。基督教虽是外来宗教,但今天的克钦人已离不开基督教。现在克钦邦有基督教信众70至80万人,天主教有20到30万人。
敏宋北距密支那43公里,又叫“三江口”,是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的汇合处。敏宋是伊江的神来之笔,是克钦邦的精典景点。站在硕大的白体金塔前的草亭内,江风习习,俯瞰壮丽的三江口,顿觉胸襟开阔,思绪万千。东边那条叫恩梅开江,西边这条就是迈立开江,两江之间礁峭石奇,江水奔涌,在巨大的鱼嘴石处交汇,合二为一,浩荡南行,气势如虹。恩梅开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县境内,藏语叫“美尔东曲”;南下入云南怒江州贡山县境后称独龙江;进入克钦邦后更名为恩梅开江。迈立开江源自中缅边境的大雪山南麓,其东边是江心坡,西边是枯门岭。这两条江的性格一阴一阳,一刚一柔,阴阳结合后,便成了缅甸的“天惠之河”和“母亲河”。恩梅开江如同一条充满野性的克钦汉子,受不了高黎贡山和江心坡的挟持,于是一路咆哮狂奔。克钦话称恩梅开江为“恩梅卡”,意为“不可跨涉的河”。迈立开江则像一位花枝招展、温柔多情的少女,体态婀娜,步履轻盈地从雪山圣地款款而来。“迈立”是一种红艳的山花,“迈立卡”即为“花之江”。由于江水平缓,机动船可驶入“花女”美丽的胴体纵深处。沿途可见江岸边停泊着几台正在车水淘金的大船。两岸有不少简易工棚,皮肤油黑的土著人在烈日下采用古老的土办法在淘金。江岸高处的林子里躺着一条不宽的沥青车路,七八家餐馆一溜儿临江而建,主打菜都是伊江特产——烤江鱼。半肘长的江鱼用竹签串着烤熟,皮脆肉嫩,又香又甜,特别鲜美。--------------------- 此文章由金石源树化玉
http://www.jsy70.com整理,若要转载,请注明出处!